從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建設數據工作組了解到,被譽為“中國地質淘寶網”的“地質雲1.0”分布在19家“店鋪”、總量達2PB的線上“寶貝”,head order實現了在線共享與實體數據下載,數據服務格式采用了當代國際標準。
據該項目數據組負責人張明華介紹,“地質雲1.0”的19家“店鋪”分布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6個區域地質調查中心和12個專業地質調查中心的業務網,共有75個核心數據庫,內容包括區域地質與基礎地質、能源、礦產、水工環、海洋、物化遙、鑽孔與岩芯、文獻與資料、綜合成果以及管理支撐等十大專業類型;數據覆蓋了我國主要陸域及部分海域,以及80余個國家的地質礦產數據;數據采集精度從1:5萬到1:500萬,部分數據已更新至2016年底。
在數據資源建設中,研發團隊先後研發了多項關鍵技術,解決了異主、異地、異構數據共享技術難題,實現了網絡、數據、業務三聯通。其中,“地質調查數據共享系統”“地質調查數據匯聚與管理系統”“地質雲節點數據管理系統”“國家地質調查數據集成系統”四項關鍵技術,已獲得了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利用“地質雲1.0”,管理者可對75個核心數據庫的所有地質數據資源進行集成展示與審核,注冊用戶可方便地進行在線瀏覽、查詢與下載。同時,項目初步實現了地質調查數據服務方式由分散、無序到統一規範化的轉變,也為地質調查成果服務時間的前移奠定了技術基礎。
據該項目數據組負責人張明華介紹,“地質雲1.0”的19家“店鋪”分布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6個區域地質調查中心和12個專業地質調查中心的業務網,共有75個核心數據庫,內容包括區域地質與基礎地質、能源、礦產、水工環、海洋、物化遙、鑽孔與岩芯、文獻與資料、綜合成果以及管理支撐等十大專業類型;數據覆蓋了我國主要陸域及部分海域,以及80余個國家的地質礦產數據;數據采集精度從1:5萬到1:500萬,部分數據已更新至2016年底。
在數據資源建設中,研發團隊先後研發了多項關鍵技術,解決了異主、異地、異構數據共享技術難題,實現了網絡、數據、業務三聯通。其中,“地質調查數據共享系統”“地質調查數據匯聚與管理系統”“地質雲節點數據管理系統”“國家地質調查數據集成系統”四項關鍵技術,已獲得了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利用“地質雲1.0”,管理者可對75個核心數據庫的所有地質數據資源進行集成展示與審核,注冊用戶可方便地進行在線瀏覽、查詢與下載。同時,項目初步實現了地質調查數據服務方式由分散、無序到統一規範化的轉變,也為地質調查成果服務時間的前移奠定了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