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很冷,互聯網很熱。”在今年的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互聯網+”無疑備受青睞。10月20日下午,由清藍礦業圈聯合主辦的“互聯網+”戰略分論壇現場,座無虛席,熱度有加。
“互聯網+礦業”首先將帶動資源增長,其次帶來行業發展的變革,再次促進礦企的轉型,较後帶動新的市場的崛起。在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合作司司長姜建軍眼中,“互聯網+礦業”前景可期,甚至可以由此實現礦業發展的“彎道超車”。
此次論壇由礦業圈創始人張焱博士主持,與會嘉賓分析了資源行業面臨的一些困境,研討了“互聯網+礦業”的創新模式,並就“互聯網+”給行業帶來的變革,從產業、金融、服務等多個層面進行了分析。
與會嘉賓直言當前礦業面臨的問題︰一是行業效率不高,供給和需求的信息不對稱,行業及地方部門條塊分割現象嚴重;二是金融服務不夠,幾乎沒有礦業資本交易平台,重資產的礦業嚴重“缺血”;三是企業管理粗放,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不高,企業外部產業可優化的空間巨大。
這些問題,是挑戰,同時也意味著機遇。
希爾威金屬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銳,有感于“互聯網+”在內部管理上帶來的便利。他說,現在公司開發了基于互聯網的軟件,工程師下井後,可以詳細記錄地下的各種情況,並附上照片,將數據上傳到平台。各級管理人員就能時時查看安全檢查情況。這一方面解決了績效考核的問題,另一方面形成了問題的管理平台,提高了效率、節省了成本。
有多年礦業權評估經驗的北京海地人機構總裁易廷斌,則對“互聯網+礦業+金融”很感興趣。他說,礦產資源在地下,情況千變萬化,金融機構對礦權尤其是探礦權的貸款較謹慎。但是“互聯網+礦業+金融”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據張焱介紹,礦業圈通過“互聯網+礦業+金融”的模式,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礦業貸(P2P)、礦業易(眾籌)、礦業鏈(供應鏈金融),創新提供礦業互聯網金融服務。
論壇期間,礦業圈舉辦了全球礦業“一礦一碼”的發布會,企事業單位只需要花3分鐘,填寫相關信息,就可以在礦業圈平台上免費生成wy的二維碼及企業相關介紹網頁,按礦種和行業定位自己的產業地圖,發布產品供應與求購信息,進行上下游的尋找,打通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三層次的產業鏈條,從而組建全球礦業“互聯網+”的大數據。
深圳前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傳烈為此舉點贊,“資源是大的產業,有上百個礦種,每個礦種又有10多個產業,這會形成成百上千的矩陣。我們通過一礦一碼,3分鐘就能注冊發布自己的產品需求,同時也能找到自己的上、下游,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論壇現場,礦業圈組建的中國礦業“互聯網+”戰略聯盟進行了簽約儀式。該聯盟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捷、平等、協同的優勢,借助聯盟企事業單位的技術、資金、服務優勢,打破傳統行業結構的壁壘和合作的界面,提供互聯網時代高效的產品與服務,建立各產業之間的有機聯系,構建良好的中國資源生態體系。
與會嘉賓大為贊賞這種“抱團取暖”的辦法。河北邯邢礦冶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夏玉彩表示,公司正與兩家分別負責勘查、礦山生產管理的公司建立服務聯盟。“目前礦業到了寒冬期,錢難要,活難找。但是冬天來了,春天也就不遠了。我們對未來還是充滿信心。”
“礦業寒冬對所有礦業服務業的沖擊非常大。我們需要探討強強聯合的服務方式,走出家門,相互間支撐。‘互聯網+’可以讓我們節約成本、提高效率。”華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靜河說。
作為中國礦業的創新,“互聯網+”模式受到了行業的熱烈歡迎。據張焱介紹,通過礦業圈搭建的微信平台,有3000名行業人士通過礦業圈微信直播的方式參與了本次論壇。共有180位代表在現場進行了“一礦一碼”的發布,並有100家單位申請加入聯盟,目前礦業圈已經擁有5000企業用戶和4.5萬個人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