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59936億元,比上年增長7.7%
3月18日,國家海洋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2014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海洋經濟生產總值59936億元,比上年增長7.7%,海洋生產總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9.4%。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海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運行,海洋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海洋經濟發展逐步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據初步核算,2014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59936億元,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35611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24325億元。海洋Di One產業增加值322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704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9661億元,分別佔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45.1%和49.5%。
《公報》顯示,2014年我國海洋產業總體保持穩步增長。海洋漁業整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海水養殖產量穩步提高,遠洋漁業快速發展;海洋油氣產量保持增長,但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增加值減少;海洋礦業增長較快,海洋礦產資源開采秩序進一步規範;海洋生物醫藥業和海水利用業受益于產業政策的影響,取得較快發展;海洋船舶工業加快調整轉型步伐,發展呈現上揚態勢;沿海規模以上港口生產總體保持平穩增長,但航運市場延續低迷態勢,海洋交通運輸業運行穩中偏緩;濱海旅游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郵輪游艇等新興旅游業態發展迅速;海洋鹽業呈負增長,海洋化工業、海洋電力業、海洋工程建築業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在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方面,2014年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海洋生產總值分別為22152億元、17739億元和12484億元,其中環渤海地區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较高,為37%。
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佔海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十二五”以來,海洋經濟的增速快速回落,率先進入深度調整期,海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細致、結構更合理的階段轉化。在此過程中,海洋產業結構調整的嚴峻性將持續存在,產業創新能力不足,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海洋新興產業融資難的問題仍十分突出,海洋生態環境的約束也十分明顯。
張佔海說,面對新形勢,2015年海洋經濟工作將全面對接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海洋經濟發展格局。繼續深化海洋經濟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創新驅動海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導涉海企業積極探索智能生產、綠色生產和智能銷售與服務的新模式,促進海洋傳統產業向中高端發展。
據悉,此次統計資料由國務院有關部門、11個沿海省份和5個計劃單列市海洋和統計部門提供。國家海洋局邀請國內統計、宏觀經濟、海洋經濟等領域的專家,對2014年海洋經濟初步核算數據進行了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