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新聞中心
联系我们

新聞中心

清點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礦業元素

發佈日期:2015-03-09  來源:www.shtbex.com

  3月5日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的多個方面都涉及能源、資源、環境等礦業及相關領域。
  關鍵詞︰總結回顧
  聚 焦︰能耗強度下降4.8%,繼續化解過剩產能
  報告中提到,2014年,能耗強度下降4.8%,能源、交通、環保、通信等領域價格改革加快。鐵路、電力、油氣、通信等領域對外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國裝備正大步走向世界。繼續化解過剩產能,鋼鐵、水泥等15個重點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年度任務如期完成。加強霧霾治理,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指標超額完成。去年雲南魯甸、景谷等地發生較強地震,我們及時高效展開抗震救災,災後恢復重建順利推進。
  關鍵詞︰推進改革
  聚 焦︰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擴大資源稅從價計征範圍
  報告提出,要不失時機加快價格改革。改革方向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大幅縮減政府定價種類和項目,具備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原則上都要放開。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全面實行居民階梯價格制度。
  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調整完善消費稅政策,擴大資源稅從價計征範圍。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分類推進改革。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打造市場化運作平台,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有序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和規範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加快電力、油氣等體制改革。多渠道解決企業辦社會負擔和歷史遺留問題,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和健全企業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要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切實提高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益。
  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推動鐵路、電力、通信、工程機械以及汽車、飛機、電子等中國裝備走向世界,促進冶金、建材等產業對外投資。實行以備案制為主的對外投資管理方式。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拓寬外匯儲備運用渠道,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領事保護服務。注重風險防範,提高海外權益保障能力。讓中國企業走得出、走得穩,在國際競爭中強筋健骨、發展壯大。
  關鍵詞︰調結構穩增長
  聚 焦︰啟動清潔能源及油氣礦產資源保障項目
  報告提出,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確保完成“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任務,啟動實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項目。主要是︰棚戶區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網等民生項目,中西部鐵路和公路、內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項目,水利、高標準農田等農業項目,信息、電力、油氣等重大網絡項目,清潔能源及油氣礦產資源保障項目,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等項目,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項目。
  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統籌實施“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戰略組合。在西部地區開工建設一批綜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態、民生等重大項目,落實好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網絡等建設,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支持力度,完善差別化的區域發展政策。
  我國是海洋大國,要編制實施海洋戰略規劃,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加強海洋綜合管理,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妥善處理海上糾紛,積極拓展雙邊和多邊海洋合作,向海洋強國的目標邁進。
  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采取財政貼息、加速折舊等措施,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堅持有保有壓,化解過剩產能,支持企業兼並重組,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佔先機、取得突破。
  關鍵詞 改善民生
  著力促進創業就業。做好結構調整、過剩產能化解中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工作。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高公共突發事件防範處置和防災救災減災能力。做好地震、氣象、測繪、地質等工作。
  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減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區域聯防聯控,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促進重點區域煤炭消費零增長。
  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實行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全過程監管。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好環保稅立法工作。我們一定要嚴格環境執法,對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對姑息縱容者嚴問責,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關乎發展與民生。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岩氣、煤層氣。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節能。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進工業廢物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我國節能環保市場潛力巨大,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
  要推進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拓展重點生態功能區,辦好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開展國土江河綜合整治試點,擴大流域上下游橫向補償機制試點,保護好三江源。擴大天然林保護範圍,有序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今年新增退耕還林還草1000萬畝,造林9000萬畝。生態環保貴在行動、成在堅持,我們必須緊抓不松勁,一定要實現藍天常在、綠水長流、永續發展。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