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新聞中心
联系我们

新聞中心

國家海洋局發布首個海島統計調查公報

發佈日期:2016-12-27  來源:www.shtbex.com

  12月26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5年海島統計調查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這是依據《海島保護法》對社會發布的首個海島統計調查公報。 
  近年來,全國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海島保護法》,逐步完善海島保護與管理制度,加強海島生態系統保護,規範海島開發利用秩序,穩步推進海島執法監察,順利完成了全國海域海島地名普查,建立國家海島監視監測系統,全面提升海島保護與管理能力。 
  《公報》涵蓋海島基本情況、海島資源、海島周邊海域水質情況、海島人居環境基本情況、海島經濟發展情況、特殊用途海島保護和海島保護管理與執法等7方面內容。 
  《公報》顯示,我國共有海島11000余個,浙江、福建、廣東海島數量位居前三。海島分布不均,呈現南方多、北方少,近岸多、遠岸少的特點。 
  在海島資源方面,淡水資源匱乏,海島淡水存儲和供應能力不足;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的生物資源豐富,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種和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84種;海島及其周邊海域旅游資源豐富,全國已建成5A級涉島旅游區4個,4A級涉島旅游區40個,3A級涉島旅游區23個。 
  在環境狀況方面,2015年我國65%以上海島周邊海域為一類水質,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海島所在縣(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為303天,高于大陸地區平均水平。 
  在海島人居環境方面,海島電力供應、淡水供應、交通運輸、垃圾和污水處理、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海島人居環境有待改善。 
  在海島經濟方面,2015年長海縣等12個主要海島縣(區)經濟發展狀況總體良好,海洋產業總產值較上年有較大增加。海洋產業以海洋漁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水產品加工業和海洋旅游業為主。
  在特殊用途海島保護方面,領海基點保護力度增強,已完成22個領海基點保護範圍選劃並經省級政府批準,保護範圍總面積34.04平方公里。涉島保護區建設成效顯著,已建成涉及海島的各類保護區180個。
  《公報》指出,我國海島保護與管理成效顯著,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海島保護與管理制度體系,初步建成國家、省、市、縣四級海島保護規劃體系;海島生態保護成效顯著,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約36億元,地方投入配套資金約26億元,企業出資約3億元,用于支持海島生態整治修復項目169個。與此同時,海域海島地名普查工作順利完成,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秩序日益規範,依據《海島保護法》共批準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16個,用島總面積約1666公頃,應征收海島使用金約5億元。海島保護執法工作不斷深入,2015年共開展海島保護執法檢查9207次,檢查海島9490個,發現違法行為39起,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件。
  據國家海洋局政策法制與島嶼權益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全面掌握我國海島資源、生態、經濟和管理等方面的情況,經國家統計局批準,國家海洋局按照《海島統計報表制度》組織實施了海島統計調查工作,獲取了截至2015年年底的海島統計數據,數據主要來源于國家、省、市、縣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部分數據來源于國土、交通、林業等其他部門。《公報》定位于盡量全面、綜合地展現海島經濟、資源和生態等方面情況,體現全國海島的基本狀況和總體發展趨勢。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