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新聞中心
联系我们

新聞中心

我國海洋經濟呈現強大擴張力

發佈日期:2016-02-18  來源:www.shtbex.com

        截至目前,廣東、江甦、山東、福建等沿海省區市陸續公布2015年及“十二五”時期海洋經濟發展數據,其中,廣東2015年海洋生產總值達1.52萬億元,繼續穩居全國Di One位。種種跡象表明,海洋經濟增速不斷提升,發展空間不斷擴張,日漸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極。

    各地海洋經濟數據搶眼

        作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十二五”期間,廣東海洋經濟繼續高速發展,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10%以上,2015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52萬億元,連續20年領跑全國。同時,廣東海洋經濟結構在“十二五”期間得到進一步優化,海洋經濟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10年的2.4:47.3:50.3調整為2014年的1.6:46.9:51.5。
        “十二五”時期,山東海洋生產總值保持了年均10%左右高速增長,高于全省經濟增速2個百分點以上,佔全省GDP比重穩定在18%以上。2015年,山東實現海洋生產總值約1.1萬億元,居全國第二位。
        福建、江甦等地海洋經濟數據同樣亮眼。2015年福建實現海洋生產總值達70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去年江甦海洋生產總值預計超過6500億元,年均增長13%,佔全省GDP的比重上升至9.3%。
        浙江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該省海洋第三產業佔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4.9%,海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十三五”海洋經濟再加速

        沿海各省區市在公布經濟數據的同時,也紛紛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發展的目標。中國海洋報記者經梳理發現,在已確定發展目標的省區市中,海洋經濟的增速普遍高于當地GDP的增長速度。
        山東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0%。福建的目標是,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力爭突破萬億元,年均增長9%以上。江甦同樣提出,到2020年,全省海洋經濟年均增速高于全省經濟增速2個~5個百分點,海洋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GDP的比重力爭超過全省13%。
        海南、上海、天津等省市雖然海洋經濟體量相對較小,但發展速度和潛力不可小覷。“十三五”時期,海南省將培育壯大海洋旅游、海洋漁業、海洋油氣等產業,力爭2020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800億元。上海市則提出,到2020年,上海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將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0%左右,形成以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海洋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天津市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計劃將突破8000億元,佔全市GDP比重達到35%。

    海洋經濟成為新的增長極

        通過對比發現,沿海各地海洋經濟生產總值佔當地GDP的比重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海洋經濟逐漸成為推動沿海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長期從事海洋經濟研究的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劉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