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新聞中心
联系我们

新聞中心

我國首幅1:5萬海洋區調試點項目收官

發佈日期:2016-01-27  來源:www.shtbex.com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承擔的“1:5萬珠江口內伶仃洋海洋區域地質調查”(試點)項目日前通過評審,並被評為優秀級。這是我國完成的首幅1:5萬海洋區域地質調查項目,填補了我國大比例尺海洋基礎地質調查空白。
  據悉,2012年,在中國地調局的統一部署下,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率先啟動了1:5萬珠江口內伶仃洋海洋區域地質調查。項目實施4年來,該局利用遙感、綜合地質地球物理、海流觀測和海水取樣等多種調查手段,查明了區內各類基礎地質信息,開展了斷裂特征和淺層氣等關鍵地質問題研究,完成了調查總報告的編寫,編制了地形圖、地貌圖和地質構造圖等基礎性圖件3幅以及海洋地質環境綜合評價圖等輔助性和應用性圖件11幅,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
  ——head order開展海陸聯合調查,全面提高調查區研究程度。該項目開展了海陸聯合調查,進行了海陸地層對比研究,理順了調查區第四紀地層層序,建立了第四紀地層格架;劃分了調查區晚第四紀以來的沉積旋回和沉積相類型,總結了沉積環境演變歷史,反演了調查區氣候變化,提高了調查區研究程度。
  ——開展海陸斷裂等研究,為重大工程建設提供重要科學依據。該項目對海底穩定性和工程地質條件相對穩定性進行了評估,已在珠江口內伶仃洋區內識別出45個斷點,查明15條海域實測斷層。調查發現,該區淺層氣分布較廣、埋深淺、含氣量及氣壓較低,對海洋工程建設影響相對較小。
  ——系統開展海砂資源調查評估,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有利資源。該項目綜合地球物理調查、重力取樣、地質鑽探資料,圈定出10個砂體賦存區,計算評估其海砂資源量為306億噸。
        ——進行工程建設適宜性評價,為發展規劃提供了工程地質依據。在工程地質分區的基礎上,該項目結合軟土分布、水動力條件、海水入侵及土地利用狀況等對全區進行了工程建設適宜性評價,結果表明,區內陸域及島嶼附近主要為工程建設優良區,沿岸地區以中等為主,而海域因災害地質因素分布較多、土體物理力學性質較差及軟土分布較厚等,整體工程建設適宜性相對較差。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