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新聞中心
联系我们

新聞中心

專家認為弱增長背景將推動礦業市場穩定發展

發佈日期:2013-11-06  來源:www.shtbex.com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副局長琚宜太在201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發言時指出,礦業具備承受投資開發風險、忍受產出效益緩慢等預期,全球經濟弱增長形成的逆周期和倒逼機制,將有助于推動礦業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
  琚宜太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呈現出“軟復甦”、“弱增長”狀態。受其影響,礦業投資增速下降,礦業股市趨于低迷,主要礦產品價格呈現出高位下行的震蕩走勢。盡管世界經濟處在弱增長的階段,但礦業仍然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礦業市場向好、礦業投資增長的趨勢仍將持續,應當對全球礦產資源經濟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首先,礦產資源供求關系不平衡、不協調將長期存在。特別是在新興經濟國家,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剛性約束沒有改變。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化的程度與礦產資源消耗呈正相關關系,包括中國在內,礦產資源的可采儲量難以滿足經濟持續增長需求。資源配置的全球化,必將導致對資源的需求進一步加劇,未來10~20年,對礦產品的需求仍將十分強勁,全球礦業超級周期遠未結束。
  其次,礦產資源開發的行業特點和產業發展規律,決定了礦業市場在一定時期內將保持相對平穩。一方面,礦業經濟的自身特點,加上與經濟環境變化不完全同步所呈現的滯後性,容易形成“錯時發展”效應,即礦業投資市場經營主體利用傳導期主動進行逆調節。另一方面,弱增長導致大宗礦產品需求減少,價格深度回調,必然倒逼市場進行被動調整。兩種情形交替進行,去庫存化、去產能化或將主導全球礦業走勢,勘探風險加大使得新的勘查開發技術的應用推廣將全面展開,集中勘查、整裝勘查等集約化經營開發方式必然得到高度重視和支持,礦企整合、規模投資、環保開發成為可能,超大型礦產資源的規模利用將進一步形成規模化、商業化能力。由此帶來的生產成本將會相對下降,行業利潤將在集約化經營下增加,礦產品價格也會隨著全球礦產品供求關系的調整而提高。據預測,2015年之後很可能催生出新的礦業繁榮期。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