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9日11時17分,我國首顆高精度民用立體測繪衛星“資源三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我國本次航天發射還搭載發射了一顆盧森堡小衛星。此次“一箭雙星”發射,是中國2012年head order航天發射,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56次航天飛行。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點火起飛約12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資源三號衛星與火箭分離,衛星成功進入高度約500千米、傾角約97.5度的太陽同步軌道。
資源三號衛星重約2650千克,設計壽命約5年。該衛星的主要任務是長期、連續、穩定、快速地獲取覆蓋全國的高分辨率立體影像和多光譜影像,為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防災減災、農林水利、生態環境、城市規劃與建設、交通、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的應用提供服務。衛星用戶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天地圖系統將用上中國自己的衛星像片。
有關航天專家表示,資源三號衛星集測繪和資源調查功能于一體,將為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防災減災、農林水利、生態環境、城市規劃與建設、交通和國防建設等領域提供有效的服務。對于中國提高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的數據保障能力,推動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中國重力衛星、雷達衛星和資源三號後續衛星研制已列入相關計劃,以實現各種氣候條件下的地理信息獲取,為國家基礎測繪提供穩定可靠的衛星數據源保障。
在衛星發射前,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地理信息局局長徐德明向參加研制、測試、發射單位的干部職工表示慰問。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王春峰,局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吳兆琪,副局長李朋德,以及李德仁、張祖勛、龔健雅三位院士參與了當天的活動。徐德明說,新年伊始,我們迎來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喜事,我國首顆民用立體測繪衛星將要載著測繪人的夢想遨游太空。資源三號衛星的發射是我國民用測繪衛星建設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國衛星測繪事業發展的關鍵一步,更是我國由測繪地理信息大國邁向測繪地理信息強國的堅實一步,必將使制約測繪地理信息數據源獲取的瓶頸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為我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騰飛提供強勁動力。
發射工作完成後,徐德明一行專程到發射指揮中心看望了承擔發射任務的干部職工,並在五寨縣舉行了慶功會。徐德明代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向為資源三號衛星工程付出智慧、辛勞和汗水,特別是承擔發射任務的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誠摯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講到激動處,徐德明即興賦詩慶祝資源三號衛星發射成功。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直屬單位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的負責同志共200余人現場觀看了衛星發射。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點火起飛約12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資源三號衛星與火箭分離,衛星成功進入高度約500千米、傾角約97.5度的太陽同步軌道。
資源三號衛星重約2650千克,設計壽命約5年。該衛星的主要任務是長期、連續、穩定、快速地獲取覆蓋全國的高分辨率立體影像和多光譜影像,為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防災減災、農林水利、生態環境、城市規劃與建設、交通、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的應用提供服務。衛星用戶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天地圖系統將用上中國自己的衛星像片。
有關航天專家表示,資源三號衛星集測繪和資源調查功能于一體,將為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防災減災、農林水利、生態環境、城市規劃與建設、交通和國防建設等領域提供有效的服務。對于中國提高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的數據保障能力,推動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中國重力衛星、雷達衛星和資源三號後續衛星研制已列入相關計劃,以實現各種氣候條件下的地理信息獲取,為國家基礎測繪提供穩定可靠的衛星數據源保障。
在衛星發射前,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地理信息局局長徐德明向參加研制、測試、發射單位的干部職工表示慰問。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王春峰,局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吳兆琪,副局長李朋德,以及李德仁、張祖勛、龔健雅三位院士參與了當天的活動。徐德明說,新年伊始,我們迎來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喜事,我國首顆民用立體測繪衛星將要載著測繪人的夢想遨游太空。資源三號衛星的發射是我國民用測繪衛星建設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國衛星測繪事業發展的關鍵一步,更是我國由測繪地理信息大國邁向測繪地理信息強國的堅實一步,必將使制約測繪地理信息數據源獲取的瓶頸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為我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騰飛提供強勁動力。
發射工作完成後,徐德明一行專程到發射指揮中心看望了承擔發射任務的干部職工,並在五寨縣舉行了慶功會。徐德明代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向為資源三號衛星工程付出智慧、辛勞和汗水,特別是承擔發射任務的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誠摯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講到激動處,徐德明即興賦詩慶祝資源三號衛星發射成功。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直屬單位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的負責同志共200余人現場觀看了衛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