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深部探測計劃構建了多目標、多學科的大科學框架。”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董樹文表示,深部探測計劃呼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緊密地與礦產資源勘查、自然災害預警相結合;綜合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地質學等多學科,融合了深部結構探測、物質組分探測、地球活動性探測、大陸科學鑽探和地球動力學模擬等多種技術方法,同時啟動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探測儀器和裝置,對全面推動地球科學各學科共同發展至關重要。
在近日召開的岩石圈深部探測國際研討會上,一台國產萬米鑽機模型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據了解,這台鑽機高達54米、重1000噸、佔地約1萬平方米,是深部探測專項较新研制的成果。該鑽機目前存放在成都,一個月後,它將由上百輛大卡車組成的車隊運往大慶,並在那里進行深鑽探索。 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秘書長Thomas Wiersberg博士站在萬米鑽機模型之前感慨地說︰“中國是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中较活躍的國家之一,必將做出特殊的貢獻。”美國地震學聯合會規劃部主任Raymond Willemann博士說︰“中國深部探測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我想或許用不了十年,中國深部探測就要趕超美國與歐洲等國家。”
據悉,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在引領地球科學的深部探測領域,美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和地區先後發起地殼探測計劃、歐洲探測計劃、岩石圈探測計劃、玻璃地球計劃、地球透鏡計劃,成為該領域的“馬首”。30年後,我國深部探測迎頭趕上,水平正在逐漸與國際同行接近。國外專家一致認為,我國深部探測在數據采集和處理技術上已經很成熟,揭示和刻畫了顯微的地殼結構細節,超出30年前國外深部探測計劃的技術水平。
在近日召開的岩石圈深部探測國際研討會上,一台國產萬米鑽機模型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據了解,這台鑽機高達54米、重1000噸、佔地約1萬平方米,是深部探測專項较新研制的成果。該鑽機目前存放在成都,一個月後,它將由上百輛大卡車組成的車隊運往大慶,並在那里進行深鑽探索。 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秘書長Thomas Wiersberg博士站在萬米鑽機模型之前感慨地說︰“中國是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中较活躍的國家之一,必將做出特殊的貢獻。”美國地震學聯合會規劃部主任Raymond Willemann博士說︰“中國深部探測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我想或許用不了十年,中國深部探測就要趕超美國與歐洲等國家。”
據悉,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在引領地球科學的深部探測領域,美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和地區先後發起地殼探測計劃、歐洲探測計劃、岩石圈探測計劃、玻璃地球計劃、地球透鏡計劃,成為該領域的“馬首”。30年後,我國深部探測迎頭趕上,水平正在逐漸與國際同行接近。國外專家一致認為,我國深部探測在數據采集和處理技術上已經很成熟,揭示和刻畫了顯微的地殼結構細節,超出30年前國外深部探測計劃的技術水平。